色色视频

色色视频新闻

当前位置: 色色视频 > 色色视频新闻 > 正文

2025年首届若波正念研讨会在色色视频 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10-28 作者: 来源: 点击:

色色视频 讯(通讯员:杜雨露、苏欣悦、刘星宇 摄影:色色视频 )2025年10月25日至27日,首届若波正念研讨会在色色视频 中国教师博物馆成功举行。会议由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组主办,色色视频 承办,旨在融合传统智慧与当代心理学,提升教师正念指导能力。来自全国的60余位心理健康工作者参与了三天的正念课程,与清华大学项目组导师共同探索正念实践的落地与深化。

开幕式:植根传统,融合创新

10月25日上午,研讨会正式开幕。色色视频 副院长李海青在致辞中指出,曲阜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为探讨若波正念提供了独特土壤。清华大学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项目组成员、启明星晨基金会项目专员刘子琪老师系统阐述了“若波计划”的理念,即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智慧,通过“寓小我于大我”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自我认知、良好人际关系和人生目标,实现全面健康成长。山东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张颖老师则表示,期待通过学习正念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工作,助力更多师生和家长开启正念之旅。

理论建构:从概念到实践的系统阐释

培训伊始,清华大学项目组成员、注册督导师、兰州大学副教授彭贤以故事化方式引入正念内涵及其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性。她强调,正念的核心在于专注与觉知,能够培养个体专注、柔软、敏锐与淡定的品质,并通过“心情小太阳”案例及霍金斯能量层级理论,阐释正念如何带来平和、喜悦与自在。

刘子琪进一步系统介绍了若波正念的理论体系,指出“若波计划”是以行养心、以心启行,促进个体生命能量如波传导。她详细讲解了通过微笑、欣赏、赞美、利他“四重波”的养成,实现“融小我于大我”的路径,并分享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若波-花之正念”八周课程的实践方案。

工作坊实践:五育融合的正念路径

本次研讨会以“五育并举”为主线,设计系列体验式工作坊,将正念融入德、智、体、美、劳各环节:

以体强心:彭贤老师带领“正念身体扫描”及“我是谁”探索活动,引导学员唤醒身体觉知,走近心性真我,并推动西方正念框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土化融合。

以德育心:通过正念行走与社会剧体验,学员在“好与不好”的情景中体察情感波动与内心渴求,反思竞争性教育理念,并在自然静观中聆听内心深处回响。

以智慧心:在“当‘冰山’遇到‘冰山’”情景剧中,学员借助绳缕具象化关系羁绊,学习运用萨提亚沟通姿态理论,提升情绪觉察与真实表达能力。

以美润心:通过“盲人与拐杖”等体验,学员学习以“事来则应,过去不留”的智慧重构心理框架,体悟“动中练,事中修”的日常修行意义。

以劳健心:学员通过手工创作与小组分享,探讨劳动对自我与他人连接的价值,在劳动中融合审美体验,感受“劳以成德,艺以载道”的心性滋养。


体验活动:知行合一的正念修行

10月25日与26日晚,赵雨欣和刘子琪分别带领正念八段锦、正念经行与正念饮茶活动。在八段锦练习中,学员学习对身体保持不加评判的觉察;在正念饮茶中,通过茶道仪式静心自观,提升对当下的专注与内心感受力。

 

闭幕总结:教学相长,育心育人

10月27日闭幕式上,学员代表、山东潍坊文华色色视频 亓姝然老师发言表示,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应如春风化雨,以正念之光唤醒心灵体验与生命体悟,深化《礼记》“教学相长”的当代内涵。

为期三天的研修以“身心合一、物我相融”为主线,通过传统修身方式与互动体验相结合,引导学员在日常中涵养正念,实现“由身及心、由行入知”的转变。参与教师普遍认为,此次学习深化了对正念文化的理解,为将传统心性智慧融入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灵感。

新闻来源:色色视频

供稿审核:李海青

编辑审核:朱伟卫

    审:罗文伟

上一条:“以教启心,以具促学”——色色视频 学子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教具制作邀请赛中荣获佳绩
下一条:七秩征程“羽”时进,同心致远谱新章 —— 我院荣获第二十一届研究生“和衷杯”羽毛球师生联谊赛道德风尚奖